龙湖西侧正在绿化的山体 洪波/摄
郑东中央公园山体上被冲得沟壑遍布 洪波/摄
中国园林网6月21日消息:对于主城区一马平川的郑州来说,山体一直是这座城市的念想。近年来,随着龙湖公园、中央公园及郑大新校区等一批公园、单位的建设,一批人造山体拔地而起,悄悄改变着这座城市的地貌。
在这场备受推崇和赞誉的“造山运动”背后,规划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近期多场暴雨后,这些山现状如何?对此,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探访
山体公园多了,有喜也有忧
6月14日下午,一场暴雨过后,郑东新区龙湖区域,空气新鲜,艳阳高照,龙湖如镜,倒映着岸边的绿植、高楼和小山……
与已经大部分绿化的湖岸一样,龙湖湖畔南、西、北等多个方向的多座山体也已经绿化。除了龙湖公园,位于郑开大道与S223省道交叉口西南方向的郑东新区中央公园内,呈东西走向的更大山体也已经成型。山坡及山顶上种植了多种乔木。
在这处人造山体的南侧,开挖的人工湖部分区段也已开始进行边坡硬化。多个标段的施工机械停放在工位,一些建材也堆放在一起,但施工人员不多。可能因为刚下了雨,湖心部分低洼处已经积水,蛙声不绝于耳。
值得注意的是,也就是半年前,位于中央公园这个号称上万亩的“巨无霸公园”内的人造山体,依然是挖掘机不断穿梭的场景,尚未开始大面积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