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人工造山要保障安全,高度不能太高。对于凤山来说,设计高度大约只有50米。同时,在造山前期,肯定需要一定时间的自然沉降,待土层相对稳定之后,才能进行绿化改造。此外,还需要利用坡度、树种等多种设计,保证山体地质的稳定性。
作为郑东新区建设的开创性做法,挖湖造山,利用废弃渣土造山是被多方称道的一举多得的亮点,更被广大市民寄予厚望。
按照郑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之前告知大河报记者的说法,在管委会“龙湖区域建筑垃圾不外运,集中利用”要求下,仅森林公园区域的建筑垃圾积存量就达500万立方米以上,“以每方清运费15元计算,仅此一项,管委会就节约了近亿元清运支出”。
公开资料也显示,郑东新区中央公园的人造山体,也是利用周边区域工地的建筑废土堆积而成,与凤山、龙湖的建设可谓异曲同工。与此相似的还有,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大学新校区内的博雅山,又叫厚山,建造过程同样如此。
“郑州城区缺山,造山确实是个好事,但要想把好事办好,在专业机构之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应当重视民智,加强与公众互动,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应搞‘闭门造山’。”有公众人士说。
疑问
郑东中央公园山顶要建座宾馆?
在中央公园内走访时,大河报记者发现,该公园内的人造山体不同于一般的“尖顶”山,而是“平顶”山。在施工机械的平整下,这里的山顶十分平坦,形成了足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平整地面。
这处山顶平地未经绿化,与该山体周边其他部位大多都经过绿化的现状,反差明显。
多位施工人员都说,该处山顶将建一座山顶宾馆。“那边工棚旁边的规划效果图上显示的都有,”一位施工工人说,这里的山顶建宾馆,附近人都知道,“这盘山路,就是专门为修宾馆弄的”。
不过,在这名施工人员所指的位置,记者并没有找到公示的效果图。
连日来,大河报记者在郑州市城乡规划局、郑东新区官网等渠道,暂时未能找到中央公园的规划效果图。至于该公园内山体顶部是否要建宾馆,从规划渠道暂未能得到确认。
来自多个渠道的声音都认为,如果该公园山体顶部要建宾馆,会对景观造成较大影响。
推荐阅读:
(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