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足以吸引所有洛阳人目光的照片
这是邵华委员连续数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尽快确定国花的提案。
这是一则足以让所有洛阳人振奋的消息——
3月1日,驻洛全国人大代表邓志芳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向记者透露:2005年全国人大会上,她和其他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评定牡丹为国花的议案。会后,全国人大给了他们一个书面答复,称在2008年之前,全国人大会把国花确定下来。
这条消息立即引起洛阳读者的热切关注,该新闻在洛阳新闻网上的点击率,位列该周所有地方新闻的第五位。
洛阳人如此关注国花的最终确定,有这样一个背景:目前,在全国人大初步确定的两个国花方案中,一国一花:牡丹;一国两花,仍有牡丹!也就是说,全国人大不管最终确定哪个方案,牡丹都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而洛阳将成为国花之都!
昨日,在市政协委员驻地,从事牡丹研究、栽培25年的市政协委员,市牡丹公园总工程师冯松旺谈起这个话题,动情地说:“牡丹定为国花,将为洛阳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市政协特约委员、河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席升阳教授说:“牡丹定为国花,对洛阳未来社会、经济、城市地位的影响,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个问题。”
天大的机遇摆在面前,洛阳准备好了吗?
面对牡丹经济的硕大蛋糕,洛阳能切到最大的一块吗?
洛阳牡丹甲天下。
而菏泽人却说:菏泽牡丹冠神州。
两句话,争的是口气;不争的,却是一个事实:牡丹并非洛阳专属。
其实,上网查查资料,我们会发现,除了菏泽,洛阳牡丹的潜在对手还真不少——
牡丹原产我国,因有悠久的栽培史,分布也就广泛。根据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专组人员调查,我国滇、黔、川、藏、新、青、甘、宁、陕、桂、湘、粤、晋、豫、鲁、闽、皖、赣、苏、浙、沪、冀、内蒙古、京、津、黑、辽、吉、琼、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种植。
如今,大面积栽培牡丹的有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北京、甘肃临夏、四川彭州、安徽铜陵等。其中,北京地区种植牡丹较普遍。北京曾为清朝国都,当时,像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国花台、白坊崇效寺等处均有牡丹栽培。解放后,北京又从菏泽、洛阳引进不少品种,号称“牡丹冠绝京华”。
而蜀中牡丹以彭州为盛,代表品种有泼墨香、紫重楼、玉重楼、粉面桃花、鱼血牡丹、七蕊牡丹(寒牡丹)、彭州紫、刘师阁等40余个。此外,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有较大规模的牡丹园。
翻开这幅牡丹分布图,我们会看到,连香港、西藏、新疆等地也赫然在目。一位政协委员说,一旦牡丹升任国花,谁会保证这一连串的地方不会重新审视身边的牡丹资源,争着去切这个硕大无比的牡丹经济蛋糕?如果我们不及早动手、及早规划,谁敢保证洛阳就一定能切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面对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洛阳牡丹的生产者准备好了吗?
面对牡丹“升”国花的机遇,我们有不可遏制的冲动。因为,我们确实有不凡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