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2日消息:5月6日至8日,市绿化办对今年我市城郊绿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完成城郊绿化面积15568亩,植树170多万株,占年度任务的189.9%,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为历年来最高。
去冬今春,市绿化委员会下达城郊绿化任务8200亩,主要包括市区北山防护林建设、市区南部丘陵水土保持林建设和城郊道路生态廊道建设。其中,新华区北山防护林建设任务1850亩,实际完成4350亩;卫东区北山防护林建设任务4000亩、生态廊道建设任务500亩,实际完成造林7890亩;湛河区南部水土丘陵保持林建设任务1000亩、生态廊道建设任务850亩,实际完成造林3328亩。
据介绍,今年城郊绿化工作除政府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外,还得益于3个区采用了灵活多样的造林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管护措施。
大户承包造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社会上有一定经济实力、有长远发展眼光和投资愿望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生态建设。新华区把刘沟东山的千亩荒山承包给了当地农民刘定峰,他投资200多万元,租用2台挖掘机、雇用附近群众整地造林,共栽植核桃、梨、杏等果树8万株,成活率接近100%。
专业队造林提高了质量。湛河区、卫东区、新华区将造林地划分标段,规定每个标段造林的树种、规格、树坑大小、栽植质量和栽植后的管护措施,每个环节都制定出细化的标准。造林开始后先支付一定比例的整地费和苗木费,林木成活后再付一定的造林费,待秋冬季验收后,才付清余款。把经济利益与造林成效紧密相连,极大提高了造林专业队的责任心。湛河区凤凰山、河山栽植的五角枫等树木和卫东区北环路两侧栽植的杨树成活率都达到了95%以上。
(来源:平顶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