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30日消息:3月28日,郑州市举行“清明雨、绿色风、文明行”2009年集体树葬活动。85个家庭的230多位郑州市民,将110位亲人的骨灰埋入四季常青的大叶女贞树下,用绿色、文明的方式送别逝者。
当天上午10时,在新郑市一座陵园入口处的广场上,委婉动听的《送别》曲中,230多位市民捧着骨灰盒和黄菊花,向故去的亲人默哀。
树葬活动开始后,在肃穆庄重的氛围里,市民们静静地植树、安放亲人骨灰、培土、浇水,有的还将一个个美丽的花环、丝带等饰物套在树干上,作为留念。一小时后,一排排整齐的大叶女贞树苗为黄土地添上了绿意。
76岁的郑州市民史先生说:“树葬这种方式比较时尚,且更经济实惠。这当然比冒着黑烟、带来污染的纸灰更有意义。而且树木是有生命的,树木生命的延续可以表达对已故亲友的爱与思念。”
74岁的左先生说:“与传统的墓地相比,树葬只是面积上和外观上有变化,比较符合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更容易被人接受!”
在现场,记者看到,今年不少市民都直接将骨灰随树木植入土中。祖籍江苏的25岁女孩朱雯和父亲一起把自己母亲的骨灰埋在树下,为了不影响小树生长,她没有把骨灰盒埋入。她说母亲是去年去世的,生前遗愿表示丧事一切从简,所以树葬的形式应该会让母亲感到欣慰,而且平时可以随时在网上参加祭奠活动,更符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树葬活动对市民是完全免费的,陵园无偿提供土地,和去年相比,今年活动中市民的文明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下一步,他们将会积极探索创新殡葬形式,根据群众的不同需要,倡导更加多元化的殡葬形式,提供一些更加简便、省钱的殡葬形式供市民选择。
相关链接
据了解,今年是郑州市提倡绿色殡葬的第二年。所谓“树葬”,即“以树代墓”的一种新型殡葬模式,生者为离去的亲人植下一株树,并将骨灰盒或骨灰葬于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