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花销售:一月等于半年
“远闻香淡近闻浓,紫穗丝丝吐雪茸”的兰花,“艳色逾桃李,嫣红焕如霞”的玫瑰,“朱霞焰焰山枝动,绿野声声杜宇来”的杜鹃……
两天来,记者走访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和中原西路·水岸花木城发现,各色花卉在绿叶花海中争奇斗艳,花市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年宵花开始热销了!
“年宵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广东民间,主要指春节前到元宵节期间销售的各种花卉。这一个多月时间花商的销售收入能占全年的近50%。
年宵花的“当家花旦”是凤梨、水仙、红掌、大花蕙兰、仙客来、蝴蝶兰、杜鹃、君子兰、一品红等。在河南,洛阳牡丹去年春节首次跻身“十大年宵花”之列,且排名相当靠前。记者在市场上还发现,年宵花的新宠“富贵籽”和“宝莲灯”也跃跃欲试想在鼠年春节讨个头彩。
“有些花需要从南方发货,花商已签好订货合同;河南本地供应的花,正在通过温度、光照等手段控制花期。比如,牡丹要在春节前10天左右开,一株蝴蝶兰上一般有8朵花,现在开3朵,春节前10天再让其他几朵开……”说起年宵花,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副总经理白占方一脸兴奋。他曾是陈砦花卉市场第一批花商,1999年春节前该市场开业,那一年春节他靠销售年宵花在20多天内大赚5万多元。
郑州新兴花卉市场即水岸花木城的董事长杜伟也告诉记者,市场内商户们的年宵花备货充足,足以满足荥阳、上街以及郑州西区居民和单位的用花需求。
记者在这两个市场发现,一些单位已经打电话来了解年宵花的市场行情,一些个人消费者也边逛边讨论春节如何用花卉让家里换新颜。
“因为供求平稳,今年年宵花的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当然,新品种也许会贵些。”多位花商和花卉业资深人士这样预测价格走势。在什么都搭车涨价的当下,这是个值得高兴的消息。
“卖花姑娘”:一年更比一年好
年宵花即将旺销,花商们正期盼过个“肥年”,河南尤其是郑州的花卉经济目前和未来是个啥模样?
在水岸花木城,记者遇到了花商姚女士。五六年前,她以300元钱起步开始在郑州西区卖花,水岸花木城开业后,她在市场里租了4个摊位经营,成了这个市场的“大户”之一。
“一年比一年好!”回顾这几年的“卖花”生涯,姚女士很高兴。她开展有花卉租摆业务,就是某个单位买一批花,她给管理,收取一定费用,无形中提升了花卉的附加值。
说起这几年的市场变化,她最明显的感觉是家庭买花的逐年增多,让市场很有活力。“市场这么好,慢慢往大里玩儿呗。”姚女士这样描述未来。
王少华则既是“种花姑娘”也是“卖花姑娘”。她的郑州市高新开发区惠满丰苗圃里,有各种草花、盆栽、苗木。年纪轻轻的王少华,已经靠着优良的产品、过硬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承担了郑州多个重要场合的“扮靓”任务。
10年前,王少华就在郑州金百合鲜花批发市场(如今的百盛百货附近)自产自销各种花卉。2000年前后,她每年种植约1万盆草花,已是郑州花卉市场响当当的“大户”,现在每年种植100万盆草花,却觉得“还能继续做大”。当然,随着市场扩大,草花的价格也从每盆一两元钱降到如今的不到一元钱。
“那时候种花卖花的都很少,现在花卉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了,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王少华说。
在郑州以及河南花卉经济蛋糕越做越大的这几年,敢自豪地说“一年比一年好”的花商,又岂止姚女士和王少华?
河南众花商:努力不当“搬运工”
外地花商曾嘲讽郑州的花商是“搬运工”:把广州、昆明等地种的花搬到郑州,然后再搬到消费者的家里或办公室里。
郑州因为“九州之中,十省通衢”的地理位置,自打有了陈砦花卉市场后,便扛起了“南花北调”的流通重任。
但有一年昆明下大雪,郑州紧跟着就花源紧张、花价奇高,正所谓“昆明一感冒,郑州就咳嗽”。这次“天灾”让郑州花卉行业总结出四条教训:河南一无大规模花卉种植基地,二无大批花卉种植人员,三无专业花卉技术人员,四无特色拳头产品。
“陈砦市场要想大发展,必须‘扎根’,扎根的办法就是发展花卉种植,有本地货源。”白占方说。很多花商陆续从外省请技术人员或者自己培养技术人员,摸索着发展花卉种植。
白占方就曾种过几年蝴蝶兰。他说,广州养一株蝴蝶兰成本约为10元,前几年因为货源少,每株进价约38元,河南花商运到郑州卖了之后也就赚10元左右。而河南因为加温成本高,养一株蝴蝶兰成本约为15元,售价约25元。两者相比,赚的钱差不多,但在本土种植,货源就捏在自己手中,花商们做生意时心里有底气,河南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比如蝴蝶兰,陈砦花卉市场里目前的价格从18元到20多元不等。
“河南目前种植的蝴蝶兰大概有60万株,现在非但不需要到外地进货,而且还能给北京、广州等地供货呢。”白占方说。
“河南种植的蝴蝶兰占全国种植量的二十分之一,主要分布在郑州、三门峡、漯河等地。”河南省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兆铭告诉记者。
此外,濮阳市的非洲菊、红掌、玫瑰种植已经颇具规模;洛阳除做大牡丹产业外,还开始种玫瑰;开封菊花、南阳月季、桐柏兰花等,都已相当有名气。
“陈砦花卉市场现在有三分之一的货源来自河南本地。”白占方透露。
从流通到种植,花卉产业链条在延伸,财富链条也在延伸。
花卉流通平台:一花独放不是春
在引领河南花卉消费、促进河南花卉产业发展方面,陈砦花卉市场功不可没。同时,它也是河南尤其是郑州花卉经济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据白占方回忆,1997年底陈砦立项发展花卉市场项目时,最初并未通过。但决策者深入研究国内外花卉市场后发现,花卉市场分为三类:产地批发市场、集散地批发市场和消费地批发市场,郑州的花卉市场应定位为“集散地批发市场”。
在克服了招商困难、城市经济相对落后、花卉消费意识弱等种种障碍之后,陈砦花卉市场在艰难起步后终于收获了成功。2005年,该市场由原来的1.8万平方米扩建到目前的6.2万平方米,真正成了花的海洋。它作为郑州目前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花卉市场,承担着同周边城市如西安、石家庄等地花卉市场抗衡的重任,并承担着引领河南花卉行业更健康、更快速、更规范地发展的义务。
郑州只有一个花卉市场到底够不够?没有人测算过。但市场经济就是“缝隙经济”,水岸花木城就在这个“缝隙”中破土而出。
2005年9月18日,杜伟从郑州市市场发展局手中正式接手这一项目,并因南水北调工程从项目南侧经过而为之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水岸花木城。
水岸花木城的开发单位郑州花博园实业有限公司呈交郑州市商务部门的报告中称:“依照中原区政府的整体规划,利用当地农民及须水镇林场的果木林地约1500亩,培育种植适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各类高档花卉和名贵苗木”;“随着花木城周边项目的建设,以水岸花木城为龙头,以高档花卉、名贵苗木种植交易及旅游文化产品交易为主题的近郊农业高科技生态示范园区必将形成”。
据了解,郑州花博园实业有限公司已经同广州花卉科技园有限公司、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以及郑州果木研究所等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引进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高档种花、种苗在当地种植、繁育推广,以尽快形成规模效益,跻身国家级花卉苗木交易基地行列。
“争取使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南花北调的花卉苗木物流港!”杜伟这样描述他的雄心。届时,南水北调渠水碧波荡漾、水岸花木城旁一步一景,郑州市民将再多一个休闲观光赏花的好去处。
河南花卉经济:朝阳产业潜力大
花卉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对“以花为媒”这一说法不以为然:花卉产业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嘛,“花”就是“经济”。
河南省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兆铭介绍,河南花卉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仅许昌市鄢陵县的种植面积就达45万亩,鄢陵的腊梅、桧柏、桂花、龙爪槐是全国闻名的传统花木。
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