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七旬“愚公”自费调查新密古树名木300余棵
市场动态

七旬“愚公”自费调查新密古树名木300余棵

来源: 郑州晚报 作者: 日期: 2007/2/5 9:30:36
    古木是如何界定的

    啥叫古树?啥叫名木?《郑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界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均为古树;树种珍贵、稀有以及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研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系名木。对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树

    实行二级保护,其余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对所有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

    中国园林网2月5日消息:历时9年、行程上万里、自费、三上大鸿山、上百次深入浮戏山腹地……这位被当地人称为“新密十二愚”之一的79岁老“愚公”,在新密大地上掀起了调查保护古树名木的“大动作”,300多棵古树名木被专家考证,另有200多棵古树引来新密市民关注。

    “万年栎”现身新密

    去年4月26日,新密市尖山乡飞龙峡景区钟沟村,5个小伙儿手拉手站成一圈,勉强才把一棵古栎树合抱。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俊磊拿着标尺一量,胸围6.7米,树高25米,树冠占地面积近1.2亩。经过实地测定,这棵栎树的树龄约2000年至4000年。

    栎树本已罕见,树龄上千年的古栎树更是凤毛麟角。这株“万年栎”因此被专家们称为“活化石”。

    翌日,省内各大网站题为《新密深山惊现“万年栎”》的新闻报道,更是将“万年栎”由深山推向全国,引来国内更多林木专家的关注和实地考察,热心人士还准备将“万年栎”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老“愚公”引发爱树热潮

    一株栎树为啥能引起省内外专家的关注?除了“万年栎”本身的悠久历史,还与一位老人的奔走疾呼大有关系。

    这位老人就是省文物考古学会会员、新密黄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魏殿臣。时年78岁的他,早在十几年前从新密市文物保护所所长的“官位”上退休了。由于行事有悖“常理”,经常“犯傻”,魏殿臣被当地人评为“新密十二愚”之一。

    从1997年开始,退休后的魏殿臣坚持自费调查新密境内的古树名木。

    “为啥要搞这个苦差呢?我是搞考古的,见了不少古树名木。一些古树名木由于无人识别和保护,遭到破坏,很令人痛心。”2月1日上午,在他简朴的家中,魏殿臣老人抱出一大箱子关于古树名木的照片和资料,向记者介绍了他“犯傻”的初衷。

    “寻找古树,一开始没有多少人提供线索,我只是根据古籍记载,按图索骥。后来人们知道我在寻访古树,也开始提供线索。”魏殿臣说,最近两三年,寻访调查古树名木的路上,除了他,还有十几名老同志,其中他的年纪最大。年纪最小的是新密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这名记者将去年寻访调查古树的情况拍成了纪录片,在电视上连播三期,结果引发了新密市民的积极响应。

    “这些年花在寻访调查古树名木上的钱有多少,自己心里也没个数。反正自己工作多年,再加上每月的退休工资,并没留下多少积蓄。但走的路可多了。”魏殿臣说,初步估算,这9年间寻访古树,走的路少说也在上万里。

    出版《新密市古树名木录》是未了心愿

    “古木的‘敌人’很多,带神话传说的古树会被当成迷信破除,乡镇企业也会破坏古树名木。”魏殿臣老人痛心疾首地说,“就是这棵万年栎,也被砍掉了数棵树枝。”

    魏殿臣告诉记者,他年事渐高,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能将已经调查清楚并整理成册的《新密市古树名木录》出版发行。

编辑:木麻黄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